【DSE2019】中大生物醫學科報讀人數增 港女英國回流入讀冀推基層醫療

社會

發布時間: 2019/07/05 00:00

最後更新: 2019/07/08 18:33

分享:

分享:

修讀生物醫學出路甚廣,不一定要從事研究工作:謝斯詠(右)、陳樂融(中)、夏志豪(左)各有目標,望從不同位置實踐所學。(陳永康攝)

去年《施政報告》提出發展香港基因組計劃,力谷基因研究,人才需求增,連中大生物醫學課程報讀人數亦見上升。有港女回流中大攻讀生物醫學,冀成為遺傳諮詢顧問,向病人提供疾病教育;亦有同科三年級生不喜被困實驗室,到律師行為生物醫學產品申請知識產權及專利。

21歲謝斯詠(Jessie)中三後轉到英國讀書,及後回流到中文大學,現攻讀生物醫學3年級。她憶述年幼時因常患呼吸道感染,求醫時卻「次次開同一隻藥」,醫生診症較不耐煩,甚至建議她切走扁桃腺,免得麻煩;惟負笈英國後卻驚見當地層醫療成熟,不適時可獲駐校護士轉介醫院就醫,更會詳細問診,讓病人選擇治療方式,因而萌生回流香港從醫的想法。

不過,她知道本港公立醫院輪候人數多、問診時間短,未可為病人提供最適切服務,故捨讀醫而選遺傳諮詢顧問,就是希望與病人有更多溝通時間,成醫生與病人間的橋樑。她直言,雖然遺傳諮詢顧問不屬大眾熟悉的前綫醫護,但仍能向病人提供疾病教育,理解醫生工作。

不論前綫還是後台人員同樣重要。

有人走入律師行 處理專利申請

讀生物醫學不一定要做基因研究,同為中大生物醫學3年級生的陳樂融(Victoria)認為,學科結合知識產權和科學,非人人可勝任,亦較其他醫療學科更具挑戰,唯獨是自己不喜歡困於實驗室做研究。她選擇走入律師行,處理生物醫學產品知識產權及專利的申請,又形容跳出實驗室更能搶先看到未發布的新產品,工作新鮮且有滿足感。

課程會以VR技術,模擬在實驗室為老鼠打針的過程,讓學生有更貼近現實的學習體驗。(陳永康攝)

中文大學2016年開設生物醫學課程,每年收生20個,18/19學年收生分數中位數為34分,當中包括4個核心科,及生物或化學在內的最佳2個選修科,即平均每科要有5*或以上的成績;單是去年就有136人以中大生物醫學理學士課程為聯招首三志願,今年則已增至225人,平均11.25人爭一個學額。

中大生物醫學理學士課程副課程主任劉善雅指,報讀人數升或與政府大力推動發展基因研究有關,而第一屆同學將於明年畢業,預計就業率為100%,期望可滿足行業人才需求。